牙科醫療技術日新月異,透過整牙不僅可以改變臉部線條,就連微笑曲線也同步加分,因此國人對於整牙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。不過坊間牙醫診所眾多,若消費者只關心價格,而忽略牙醫師的技術及醫材的規格,恐因小失大,整不出自己原先想要的效果。
台灣三維數位牙醫學會(TA3DD)理事長陳忠明醫師,,鄭本岡曾遇過這樣一個案例,有一名空姐為了矯正難看的暴牙,至牙醫診所諮詢,聽完詳細的治療計畫說明後相當滿意,但卻拿著建議療程到另一間較便宜的診所進行。原本以為自己賺到價差,沒想到準備安裝臨時假牙時,才發現效果與期待有落差,即使做了3副臨時假牙,仍無法明顯改善暴牙問題,最後又趕緊回頭找他治療,才順利挽救。
陳忠明表示,一般牙醫師的養成過程,主要是教育如何治療各種牙齒的疑難雜症,但欠缺美感素養的培養,因此才會有經驗不足的牙醫師整出來的牙怎麼看都不美的情況發生。整牙療程一分錢一分貨,患者比價的同時,也必須了解該醫師採用的技術與材料等各種專業問題。若一味追求低價,就很可能遇到經驗不足的醫師,整不出自己想要的美齒。
以這位空姐的例子來看,雖說臨時假牙安裝後,看到的牙齒排列型態不是整牙的最後結果,但臨時假牙可調整角度,其實也相去不遠,與真正的假牙間的差別只在於立體感與透明感。由於兩者的位置基本上相同,因此排列的結果也應差不多,這時若看起來效果不如預期,患者就要提高警覺,趕緊拿出案例與牙醫師加強溝通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多數牙科療程都是不可逆的,因此陳忠明認為每位患者前來諮詢時,牙醫師都應花時間與患者說明溝通,讓患者明確了解自己需要與想要的結果。特別是進行全口重建、全瓷冠或美齒貼片等療程時,若能搭配數位軟體或AR擴充實境加強醫病溝通,就能術前讓患者有信心,術後讓患者更滿意。
▲空姐的美齒貼片實際完成度大約是AR模擬軟體所呈現的85%?a href="https://www.ptt.cc/bbs/TaichungCont/M.1309280367.A.C67.html">鄭本岡?5%,改善泛黃與齒列問題。(圖/陳忠明醫師提供)
曾懷廷提醒想整牙的民眾,價格不是唯一的比較因素,也要將醫師的美感素養、經驗技術及整牙所使用的醫材品質等級一併納入考量。由於個人牙齒狀況與骨質的條件會影響整牙結果,因此整牙前一定要與牙醫師充分溝通,告知自己的期望,並聽取醫師專業建議,再加上高科技軟體的輔助,可讓整牙過程一目了然,讓醫病間溝通有所依據,避免患者對整牙結果產生過度期待,滿意度自然較高。
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
牙科數位時代來臨 AR科技提升醫病關係
擊退逆向車遭酸 重機騎士嘆「大家讓我知道要禮讓逆向」
虛擬神經導航 降低腦微創手術風險
報導/黃慧玫 諮詢專家/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中風醫學及腦神經功能科主任湯其暾
23歲的陳先生,因自小個性內向,表達緩慢,與親朋好友互動少,曾被懷疑有自閉傾向。某日因意識不清、抽搐昏倒而緊急送醫,經由詳細診斷後,竟發現他腦內有巨大腦垂體腫瘤,已壓迫視神經、腦幹及下視丘等腦部神經結構。經醫療團隊評估,使用了虛擬神經導航徑路影像,及經鼻腔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,不僅將腫瘤全切除,腦部重要功能得以完整保存,恢復相當良好。術後,表達變清楚、會與人互動,仿佛變成另一個人,家人極為欣慰。
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腦微創手術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。與傳統開顱手術相比較,腦微創手術因具備傷口小、血量少、恢復時間短、神經功能保存率較高等優點,更能減輕病患心理負擔。
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中風醫學及腦神經功能科主任湯其暾表示,有別於傳統開腦手術,需大範圍翻開頭皮、鋸開頭骨,才能看清神經與血管,精準度佳的腦微創手術,再輔以病人自身影像組成的虛擬神經路徑圖,可以如開車導航般計畫最佳手術路徑,再配合內視鏡或顯微鏡使用,不僅看得清晰且能依靠電腦虛擬的腦部地圖,減少手術迷路,提高成功機率。
他解釋,因許多神經是抽象且無法用肉眼看到的,只能藉由解剖部位推算辨認,而虛擬神經路徑圖(Virtual Neurotractograph)的出現,利用高運算電腦演算病患核磁共振擴散張量影像(DTI),計算其神經走向,形成肉眼可見的神經纖維束圖,彌補傳統開顱手術之不足,對病人助益甚大。
但並非所有腦部腫瘤均可使用此項手術方式治療,目前,大約八成的腦部病兆,如腦下垂體腫瘤、顱底腦膜瘤、膠質細胞瘤、轉移性深部腦腫瘤、出血性腦中風、三叉神經痛等。
湯其暾說明,目前國內外上並未定論多大的腫瘤適用或不適用此項治療,但理論上,若腫瘤較大,手術時間長,病人相對麻醉的時間與風險也會增加,且要視腫瘤位置而定,部分腫瘤可能不適合,術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。
他強調,腦部手術風險高,雖然使用微創手術有降低風險之優勢,但如同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並非完全毫無風險,仍有可能造成死亡、終生臥床,甚至植物人狀態的機會。
- Apr 30 Mon 2018 14:18
虛擬神經導航 降低腦微創手術風險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